牵引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牵引车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刘备借荆州悬疑孙权为什么会同意这个方案

发布时间:2021-01-06 11:24:57 阅读: 来源:牵引车厂家

刘备借荆州悬疑:孙权为什么会同意这个方案?

在众多三国故事里面,刘备向孙权借荆州的事实是多数网友都熟知的,但孙权当初为何要把把荆州借给刘备呢,这就是本文今天要讲述的——

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瓜分了荆州,初步形成三分鼎立之局。曹操占据南阳郡和江夏郡北部,以襄阳为重镇,阻止联军北上。孙权占据了南郡(《演义》中写的是周瑜攻南郡不下,刘备取之,事实上南郡为东吴所克,故有借荆州之说)和江夏郡南部,全据长江形势,打通了西进益州的大道。刘备占据江南四郡:武陵,长沙,零陵,桂阳,有了立足之地。按照战前诸葛亮使吴所订双边协定,赤壁战后荆州归刘成鼎足之形。成大事者,不得负义,鲁肃也劝孙权借地资刘备,“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所谓借荆州,仅指南郡而已。孙刘联盟抗曹,刘备要求有一个与敌曹操邻接的前沿阵地也是名正言顺的。若孙权不借地给刘备,曹操在襄阳,虽经赤壁大败然实力尚存,刘备在公安,对荆州虎视耽耽,不排除武力夺取的可能,江陵处在腹背受敌的位置,如何守得住?而借荆州后,西线防务可交给刘备,孙权可专心经营合肥防线。因此借荆州一举,吴蜀双方得益,曹操也大感意外,得知消息惊骇不已,不觉把手中的笔也掉落在地上。 孙刘联盟,互为犄角,从荆州北上宛洛是刘备发展的方向,从扬州北上徐州是孙权发展的方向,公元212年孙权修濡须坞,214年攻下皖城,筑起了巩固的江北防线。当时长江上游有刘璋,汉中有张鲁,关中有马超,韩遂,这是三个互不统属而又均无远略的割据集团。曹操占有整个大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兵强马壮,仍有力量卷土南下。孙权和刘备处在长江中下游,无论地利和人和,均不能单独与曹操相抗,为求生存和发展,孙刘联盟抗曹,唇齿相依,形势使然。

但要注意到孙权不得荆州,上游门户洞开,他就坐卧不宁,在同盟中只能扮演附庸的角色。因此孙权必然会尽全力要回荆州,而荆州又是刘备隆中路线的一路北伐基地,故吴蜀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只不过该矛盾被当时主要矛盾--抵御曹操所掩盖,一旦形势缓和,荆州的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盾。 另一方面,弱国结盟对抗强国,目的是求得力量的均势以便生存和发展,因此联盟内部也要力量相对均势,这是联盟的条件。公元214年,刘备得益州,势力壮大,荆州居吴国上游,孙权感到西强东弱,因而向刘备提出索还荆州的要求,关羽坐镇南郡,兵力强盛,孙权不敢提出要求只好讨南部三郡,两家差点大动干戈,结果和约中分荆州,孙权得长沙,桂阳两郡,矛盾暂时缓和,孙权把重心移到合肥前线。公元219年,刘备得汉中,上庸两地,关羽又威震荆襄,势力发展迅猛,再次打破东西均势,孙权震恐而偷袭荆州,这也是必然之势。

说到袭荆州,不少人会认为这是孙权的失策。的确,吴蜀小国,两国合力尚不敌曹魏,今还互相攻伐,徒损耗国力,使曹魏坐收渔人之利,从大局来看,这是不明智的,但不能因此片面地指责孙权的失策。首先,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由于曹刘孙三方的最高政治目的都是统一天下,这一形势决定了三国外交具有浓厚的互相利用的色彩而没有真诚的联盟,所以孙刘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公开交战都是顺乎自然的。这一点蜀汉方面也很清楚,邓芝使吴时就说:灭曹之后,“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其次,荆州本是东吴所有,暂借刘备以为根本,如今刘备羽翼已丰,索回荆州天经地义。但刘备贪而忘义,赖着荆州不还,孙权顾及同盟,未轻易行动。刘备入川,孙权就招回其妹孙夫人,为讨回荆州埋下伏笔。刘备取得益州,孙权只索讨南三郡,极有分寸,可惜刘备、关羽不识大体,以兵戎相见,破坏了同盟,促使孙权下决心武力夺回荆州。世人皆言东吴背盟,却没看到是蜀汉背盟在先。再次,从地理形势来看,徐州地形利于陆战而于水战不利,东吴即便攻下亦难守;而荆州是东吴上游咽喉所在,谁占据荆州谁就与东吴共享长江天险,孙权焉能不寒,后来晋灭东吴时就是以荆州为基地的。因此当时东吴要谋求发展,夺徐州不如夺荆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东吴是兵不血刃拿下荆州的,荆州未受战争破坏,也就是说虽然蜀国丧失荆州,国力锐减,但蜀国减少的国力是无损耗地转移到东吴方面,联盟的合力并没变,只是联盟内部力量重新分配。只要刘备不头脑发昏,发动一场对双方都无益的夷陵之战,曹魏焉敢小觑联盟。夷陵之战的结果是刘备赔了老本,蜀汉基业毁于一旦,东吴虽是胜利者,但一场恶战下来多少都有损失。所以说,袭荆州之战联盟实力尚在,真正亏空联盟实力的是夷陵之战,最大的失策者是刘备而非孙权。

夷陵之战本是吴蜀之间的一场火并,但它却造成了三分的地理均势,反而巩固了吴蜀联盟。首先夷陵之战后,蜀弱吴孤,曹魏优势得到增强,随之对吴的压力增大,迫使孙权回到联蜀的立场主动求和。其次夷陵之战使吴得荆州,稳固了上游门户,不再担心西边的威胁,可以专心对魏,促使孙权下决心与魏决裂。第三夷陵之战蜀国惨败,国力更加削弱,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寻求盟友,于是吴蜀联盟很快恢复。蜀国虽小,但占有沃野千里,四塞之固的益州,仍可据险立国,与孙吴形成东西均势。孙刘联盟,减杀曹魏优势,形成南北均势。也就是说,夷陵之战正式确立了三分鼎立之局。这之后,东吴国策即为一心一意攻魏,与诸葛亮北伐遥相呼应,吴蜀订立中分天下盟约,以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汉,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

纵观东吴国策的执行,其精髓在于灵活、变通。“竟长江所极成南北对峙”的上策不能行,转而执行“鼎足江东,观天下之衅”的下策,与蜀国的同盟也采取团结与斗争相结合的方针,斗争也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这比起蜀国僵化的隆中路线要务实多了。

301医院nk免疫疗法

北联nk细胞免疫

肠癌免疫治疗费用

细胞免疫疗法